乐山大佛
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德阳文庙位于四川省德阳市。此建筑始建于南宋,明洪武年间迁建成城南今址,曾多次重修增补。它坐北朝南,规模居四川之首,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阳文庙,全国三大文庙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德阳市南街。南宋开禧二年(1206年)始建,明末毁于兵火,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增建,以后屡有修葺,尤其是道光时期的维修奠定了最后的规模。现占地约50亩。有孔子塑像及各类名臣、乡宦、忠孝、节孝等祠以及明伦堂、斋宿所等建筑。文庙红墙黄瓦,丹墀瑶阶,布局谨严,雕琢精细。殿宇轩昂,堂庑宏阔。棂星门外立照壁连着万仞言墙,棂星门内有浮池,地上横跨三拱桥,并建有更冠亭、省牲所。西厅内有孔子生平事迹陈列馆,常年对外开放。建有孔庙博物馆。
现今保存的德阳孔庙,规模为四川之首。孔庙又称文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宇。
德阳文庙历史
最初的孔庙,是孔子居住过的“庙屋三间”。唐太宗贞观四年诏令各州县皆立孔庙。随着儒家思想的传播,孔庙还越出国界。岁月沧桑,人们始终对孔子保持一种特殊的尊崇,各地亦保留了不少孔庙。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德阳孔庙是中国西南地区保存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孔庙。
德阳孔庙,始建于南宋开僖二年(1206年),位于城东,明洪武年间迁建成城南今址。曾多次重修增补。现今的德阳孔庙,是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建成的。它坐北朝南,庙内建筑群占地两万七百平方米,连同庙前孔子公园,共占地两万九千平方米,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启圣殿、大成殿、碑亭、礼禾亭、戟门、泮桥(泮池)、棂星门、万仞宫墙、“道冠古今”、“德配天地”门等30余处古建筑。庙前孔子公园两侧,有书法名家所书的《论语》碑林。公园入口处,金碧辉煌、雕刻精美的石碑坊上,有香港孔教学院落汤恩佳院长所书“孔子公园”四个大字。
德阳文庙建筑风格
庙前,立有“文武官员下马碑”。孔子在古代被子尊为“至圣”、“文宣王”、“万世师表”,文武官员都只能下马下轿,步行入孔庙。
进庙后,即见一座米红色的高墙。这就是“万仞宫墙”。它得名于孔子的学生子贡之语:“百官之富。”意思是说孔子家的围墙很高,如果找不到门进去的话,就看不到里面建筑的宏伟和美丽壮观。这里用宫墙之高万仞比喻孔子的学问和思想博大精深。
万仞宫墙两侧,“道冠古今”、“德配天地”两道门遥相呼应,象征孔子的思想可以贯通古今,孔子之德与天地相配。
万仞宫墙前的棂星门,用灰砂岩石修造,门上雕有造型各异的石刻图案260余幅,飞禽走兽,龙飞凤舞,形态逼真,雕刻精美。棂星,双称天田星,在孔庙内设置棂星门,有尊孔如尊天之意。
孔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庄严雄伟,辉煌精美。此殿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宽33.97米,进深14.78米,为重檐歇山式屋顶,屋面用金色琉璃瓦覆盖,正脊饰以飞龙,中间置宝顶,殿外有9块帝王手书颂赐的匾额高高悬挂,内容均为称颂孔子的伟大业绩。孟子曾称颂孔子集先贤先古之大成,后世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故而将孔庙的主殿称为大成殿。
大成殿内陈列的是孔子、四配、十二哲的彩色塑像,孔子像前竖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位”。祭案上,置祭器。祭案前,置有猪牛羊三俎,两侧陈列有编钟、编磬、琴、瑟、箫、笛、笙、埙、鼓等祭祀乐器。
孔子塑像位于殿内正中,像高3.35米,头戴十二旒冠冕,身着十二章王服,手执镇圭,是统治者心目中王化而且神化了的孔子。
四配,即复圣颜回、宗圣曾参、述圣孔仍、亚圣孟轲。十二哲分别为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有若、冉耕、冉求、言堰、颛孙师、宰予、朱熹。他们都是继承并发展儒家学说有成就的学者。
大成殿前的拜台,是演习祭孔乐舞的场所。在清代,德阳孔庙每年仲春、仲秋的丁日,按照皇帝钦定颁行祭孔祀典,举行大祭,其仪式分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神六部分,进香、奠帛、献爵、读祝等行礼过程式与乐舞相结合,形成独具一格的祭孔特色。乐舞以颂扬孔子业绩为主,乐歌舞三位一体,古朴典雅。今德阳孔庙为了保存古代文化传统,再现当年祭孔的历史场面,常举办仿古祭孔乐舞。乐舞场面宏大,让人追忆往古,怀想先圣。
大成殿后的启圣殿,因孔子之父叔梁纥被封为启圣公而名,是供奉孔父及其祖先的场所。启圣殿后的孔庙后花园,环境幽雅,可供游人观览,休憩。
如今,德阳孔庙已被建设成为孔庙博物馆,成为西南地区孔子研究、宣传教育的中心,四川省孔子研究学会所在地。1992年6月,《儒学及其现代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德阳隆重召开,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对德阳孔庙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德阳孔庙经常举办具有孔子及孔庙文化特色、充满浓郁民族传统文化气氛的文化旅游节目。如孔子庙会、孔子艺术节、仿古祭孔乐舞等。
德阳文庙以其宏大的规模,完整的建筑群,严谨的布局,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文庙的代表性建筑。著名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在考察了德阳文庙后指出:“德阳文庙建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与国内地县文庙中普通的木坊比较,独具地方特色。文庙后花园保存完好,这在文庙中极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