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作为上午的小食,即第二次早餐而倍受青睐的是白肠(Wei?wurst)。白肠及其享受却要严守戒律,它“禁忌听到十二点的钟声”,这是过去那个尚未发明电冰箱的时代的一条清规。佐餐可选松脆的圆圈面包,或者一杯新鲜的白啤酒。
地道的慕尼黑风味包括传统的荤食和可口的面食。无论在州府哪家像样的传统风味餐馆中,您都会品尝到烤猪肘子或鲜辣根清炖肉、慕尼黑醋焖牛肉及野味,尤其是受人欢迎的丸子炖猪肉。
德国面包大概有三百种以上,常见的包括黑面包、酸面包、全麦面包、八字形面包及小圆面包。
卡门贝干酪对大多数人来说耳熟能详。将之与大蒜、五里香一起放入烤箱中,立即便能闻到其浓郁的香味。在面包片上涂抹奶酪,并添加蘑菇、火腿,更是美味无比。
在大多数古玩店以及街边林立的百货商店里,简约的玻璃杯以及更多装饰有锌盖和绘画图案的精致杯子皆会有惊喜。这是巴伐利亚州绝对不能错过的经典纪念品!
宁芬堡瓷器工厂建于慕尼黑,至今已有二百五十多年历史了。您能在它附属的商店中找到精美绝伦的商品。无论是小瓷器还是整套餐具,宁芬堡瓷器都是基于历史模型建造。这些作品艺术价值很高,价格也不菲。
古典和现代的民间服饰都是纪念品的好选择。服饰都是由上等材料精心制作而成。比较耐穿的要数皮裤子。传统巴伐利亚皮质灯笼裤,不禁穿不烂,而且年岁越久,越发好看。
购物天堂
马克西米利安大街
这里是慕尼黑豪华与魅力的典范。马克西米利安二世在19世纪中期修建了这条庄严的林荫大道。大街从国家剧场一直延伸到旧城环线(Altstadtring)。沿着这条著名的豪华商业街开设众多的精品时尚店,例如GUCCI、Armani、Yves St. Laurent等等。这里对于只想逛逛的Windowshopping的人们来说也同样大开眼界。
特立独行又有皇家气派,但是也无疑有其狂野的一面。这里大概是唯一一个新与旧、保守与革新激烈冲撞的地方。
最佳旅游时间
9、10月最佳。恰逢闻名世界的慕尼黑啤酒节,城市里到处热闹非凡。
建议旅游天数 3天
建议游览顺序
D1.卡尔斯广场——美术馆——国王广场——皇家啤酒馆;D2山德林根门——阿萨姆圣母院——玛利亚广场——安联球场——宁芬堡宫;D3新天鹅堡——国王湖。
注意事项
1、所有时刻表都分三种:工作日、周六日、节假日,请按图索骥找清楚。
2、大部分公车和一部分电车下车前需要按停车钮提示司机停车。
3、和伊斯兰国家相反,请尽量直视每个人的眼睛。
4、在超市买水的话得付瓶子的押金,瓶子是可以退的。
5、凡是有顶儿的地方就不能抽烟,吸烟区除外。
6、租车时手动档的车可以比自动档的便宜一小半。
7、快餐店各种酱都需要另买。
8、垃圾需要分类丢。
9、周日除了中国超市之外没地方买东西,周一没有餐馆开门。
10、买凡是超过50欧的东西一定要记得索要退税单。
风土人情
地理气候
慕尼黑所处的地域属于阿尔卑斯山冰川前缘地。该市位于一片沙质高地上,这片高地的北部为一片非常肥沃的燧石区域,已经不受阿尔卑斯褶皱运动的影响;而在其南部地区,覆盖着冰碛丘陵。位于两个地带之间的慕尼黑附近,则是冰河作用形成的冰水沉积带。在沉积物变薄的地方,地下水就渗入沙砾层表面并注满这一地区,导致在在慕尼黑北部形成沼泽。
慕尼黑属于大陆性气候,并且受到邻近的阿尔卑斯山的强烈影响。由于该市接近阿尔卑斯山脉的北坡,海拔高差大,降水量较大。经常会意外地落下猛烈的暴雨。昼夜及冬夏的温差非常之大。来自阿尔卑斯山上干热的焚风能在几小时内彻底改变温度,甚至在冬季也是如此。慕尼黑的冬季是从12月持续到3月,相当寒冷,但在冬季降雪并不多见。
艺术文化
慕尼黑有一百多座博物馆和画廊,定能让艺术爱好者大饱眼福。德意志博物馆作为欧洲最大的自然科学博物馆,有其独特的魅力。慕尼黑大大小小的剧目每天都在这里上演。这里还有两家辉煌的歌剧院,单个享有国际声誉的交响乐团,以及众多音乐会,吸引了无数音乐爱好者。
历史文化
慕尼黑地区最早的居民点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时期。但是慕尼黑城市的形成是在12世纪以后。在8世纪,这个地方出现了一个本笃会修道院,慕尼黑这个地名在德语中有“僧侣之地”的含义。1158年是慕尼黑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年份,因而被推定为该市成立的年份。这一年,萨克森和巴伐利亚公爵狮子亨利觊觎附近弗赖辛镇奥托主教控制桥梁、向过往盐商征税的特权,放火烧毁了主教拥有的桥梁,而在本笃会修道院附近的伊萨尔河上架起一座新桥,迫使商路改变,控制了过桥税。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新的集镇。在奥格斯堡举行的帝国会议上,主教和亨利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面前为该市进行争论。裁决承认亨利的占领,但每年必须付给主教赔偿金,这样就承认了慕尼黑的贸易权利。
1175年,慕尼黑正式获得城市身份,建立了要塞。1180年,狮子亨利失势受到审判,奥托一世成为巴伐利亚公爵,他将慕尼黑交给弗赖辛主教。奥托主教的继承人维特尔斯巴赫王朝统治巴伐利亚直到1218年。1240年,慕尼黑市被交给巴伐利亚公爵奥托二世。1255年,巴伐利亚公国分裂为两部分,慕尼黑成为上巴伐利亚公国都城,从此开始了该市的建都史。
1328年,上巴伐利亚公爵路易四世加冕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给予该市食盐专营权,获得稳定收入来源,这样该市地位提高,胜过了弗赖辛。慕尼黑是从萨尔茨堡到奥格斯堡道路上主要的渡口。萨尔茨堡附近是食盐产地,而当时奥格斯堡是远比慕尼黑重要的城市。他在位期间,以慕尼黑为帝都,扩建城垣,奠定了老城的规模。
1327年,城市的大部分被一场火灾烧毁,随后得到重建,几年后扩建了新的要塞。奥卡姆的威廉等一批哲学家支持路易四世与教皇对抗,在他的皇宫受到了保护。由于市民举行了几次反抗公爵的起义,从1395年起在要塞附近新建了一座城堡。1397年发生了一场行会起义,1403年被镇压下去。
1429年,慕尼黑的一部分再次被大火烧毁。市民考虑到面临胡斯派的威胁,扩建了要塞。15世纪后期慕尼黑经历了哥特式的复兴 - 扩建了老市政厅,在20年内建成了新的主教座堂- 慕尼黑圣母教堂(始建于1468年),主教座堂的2座绿色穹顶的砖砌钟楼成为该市的标志。